人性的天平上善有幾多
——《巴黎圣母院》
一個月前,偶有機會前往市圖書館隨手借閱了一本名著,一個月的時間讓我由初讀時的晦澀無味到讀完后感動落淚,久久回味。這本書是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故事以路易十一的統(tǒng)治時代為背景,以巴黎圣母院為故事發(fā)生地,講述了巴黎圣母院主教代理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腸,先愛后恨,迫害吉普賽女郎愛絲美拉達,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的故事。小說揭示的是當時王室和教會的黑暗與虛偽,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關于人性。小說中的主教代理克洛德生長在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從小博覽全書、精通各個領域的知識,他克己復禮、禁欲修身。他曾義無反顧扛起責任,在他父母雙亡后精心撫養(yǎng)自己的弟弟。他也曾心生憐憫,當看見被眾人拋棄的外表丑陋畸形的嬰孩卡西莫多時,他暗自發(fā)誓一定要將這個孩子撫養(yǎng)長大。他是巴黎圣母院的主教代理,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散發(fā)著美好光芒的“社會精英”,卻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當克洛德收養(yǎng)卡西莫多后,他僅僅是收養(yǎng)了卡西莫多,把他當奴隸一樣使喚。當克洛德愛上了愛絲美拉達后,長期的禁欲主義與他內(nèi)心的自然人性相互抗爭,讓他痛苦不堪,身心倍受摧殘,當自己的愛沒有得到愛絲美拉達的回應后,他由愛生恨,最終將愛絲美拉達送上了絞刑架,他自己也走向了死亡??梢娙诵栽谧诮痰慕髁x面前是被扼殺的,主教代理克洛德既是宗教勢力的代表,也是宗教的犧牲品。
關于善。小說中善良的代表是愛絲美拉達和卡西莫多,一個是集善良與美貌于一身的完美代表,一個是外表丑陋內(nèi)心善良的現(xiàn)實代表。愛絲美拉達從小被吉普賽女巫從母親身邊偷走,由一個吉普賽女人撫養(yǎng)長大,與乞丐們游戲為伴,她仿佛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美麗、純潔、善良。書中有一個章節(jié)“一滴淚報一滴水”講述的就是當卡西莫多在河灘廣場受酷刑時,他向圍觀的人祈求一杯水,但眾人因他丑陋視他為惡魔,所有人都歡聲雀躍,幸災樂禍,只有愛斯美拉達為快要渴死的卡西莫多送去一壺水。一滴淚報一滴水,卡西莫多平生第一次掉下眼淚,愛絲美拉達的用善良斬斷了卡西莫多一直以來追隨的黑暗和邪惡。卡西莫多自然是當代戲劇中所推崇的善良的代表,他外表丑陋、身體畸形、殘疾,他熱衷于敲鐘、忠誠于主教代理克洛德,但他內(nèi)心干凈、忠厚、善良。當愛絲美拉達被污蔑成殺人犯將被處于死刑時,他義無反顧的救了她,將她藏匿于巴黎圣母院中,悉心照顧,小心翼翼呵護。當愛絲美拉達被主教代理克洛德誘騙出巴黎圣母院而被處死后,卡西莫多直接將養(yǎng)育自己的教士推下了教堂,自己也隨著愛絲美拉達的尸體長眠在鷹山的墓穴里,他用生命報了那滴水之恩。
關于惡。人性中有善也有惡,小說中最“惡”的一定是王室和教會。那些不分青紅皂白的司法官,為了讓人們相信有巫術、魔鬼的存在,就以巫術的罪名處決無辜的人民,因為法庭由教會控制。為了盡快結束工作,他們拷打囚犯,屈打成招,通常冤枉的都是無辜的好人。尤其荒唐的是法官居然是個無法聽見任何供詞、辯詞的徹底的聾子,即使知道菲比斯還活著,知道指控愛絲美拉達的證詞不可信,還是不會免除愛絲美拉達的罪責。王室和貴族更是奢靡荒唐至極,可以花費重金用牢籠囚困異己者長達十幾年,可以用官爵賞賜換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可以在得知王權受到挑戰(zhàn)時任由乞丐們在巴黎圣母院聚眾鬧事,又在得知象征著教會權益的巴黎圣母院遭到攻擊時迅速斬殺無辜的愛絲美拉達。在這樣的一個國家,沒有公平正義,愛絲美拉達是封建制度的無數(shù)受害者之一,是善良的無辜者在專制制度下遭到摧殘和迫害的悲劇。
正如書中所說“萬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與惡并存,光明與黑暗相共”,《巴黎圣母院》這本書既包含了美與丑的對比、命運與悲劇的醞釀、人性復雜的探討,更是對當時社會的批判,對歷史的反思。(姜蕓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