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處需良藥

——《天堂旅行團》

發(fā)布日期:2025-02-08 19:42 信息來源:區(qū)文旅局 瀏覽量:我要糾錯 【字體:  

讀完這本書就像經(jīng)歷一場旅行,從開始在黑暗里苦苦掙扎,失去希望到壓抑逐漸消散,撥云散日,給讀完這本書的人留下一束治愈的光。這本書中的掙扎與痛苦,是作者張嘉佳焦慮癥、驚恐癥并發(fā),處于絕望中的情緒體現(xiàn);這本書中的愛是治愈的良藥,是擦掉傷心者眼淚的紙帕,是為寒冷者遞來的一杯冬天的熱咖啡,是照亮黑夜里走路的人的一束光。

生活的不幸是苦難的深淵。

宋一鯉的生活充滿了挫折和困境。自幼父母離異,由母親一人獨自撫養(yǎng)成人。成年后,與自己有同樣經(jīng)歷的大學同學林藝結婚,共同經(jīng)營母親留下的小飯館。但是,罹患腦梗的母親為了不拖累孩子自殺卻留下終身癱瘓,飯館的經(jīng)營也陷入困境,妻子也因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而提出離婚。家庭破碎、事業(yè)無成、母親重病,每一個沉重的打擊都足以將人壓垮,而宋一鯉也確實被壓到了崩潰的邊緣,在深邃的黑夜里走向黑暗,走向自殺。

他在醫(yī)院的長廊里,整夜整夜地喝酒。撞車前,他已經(jīng)把飯店盤了出去,把所得的60萬悉數(shù)交給了一個靠譜的養(yǎng)老院,用這筆錢安頓好母親的后半生。最后他拿起一瓶安眠藥,就著啤酒一整瓶倒進嘴里,沒想到第二天依然在醫(yī)院醒來,還被護士責備一通。他被救了。

照進心里的光是生命的救贖。

第一次自殺失敗后,宋一鯉坐上駕駛位,決定把車開進湖里,連人帶車,悄無聲息,一起消失在水中。而在此時,曾在醫(yī)院走廊跟他討要烤腸的女孩余小聚,卻忽然出現(xiàn)在他車里,他又自殺失敗了。她請求宋一鯉帶她去看一場演唱會,完成她生前的最后一個愿望。為了完成小聚的心愿,他們開著一輛破爛面包車開啟了屬于他們的天堂之旅、心靈救贖之旅。

在這段旅程中,他們一起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在武漢他們遇到了宋一鯉的大學同學陳巖,她一直鼓勵消沉的宋一鯉寫歌,并幫他買下之前盤出去的飯館;陳巖的助理青青,對生活滿懷希望的女孩,一直努力工作想要還清房貸,然而她卻沒有得到異地男友的理解,遭到了背叛,她明白年少時在一起的人,已不再是她想要找的人,她親手割斷兩人的關系,回到父母身邊;鄉(xiāng)村支教老師田美花為了她兒時的老師回到家鄉(xiāng)支教,而李老師為教育操勞半生,一輩子未婚,如今躺在醫(yī)院里。田美花給李老師準備了一個驚喜,她穿著婚紗騎著摩托車去醫(yī)院嫁給他。可在病床前合完影后,李老師與世長辭,婚禮轉眼間變成葬禮。旅途中每一段故事都像是在為宋一鯉找回生活的勇氣和希望,也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對于他人來說也是一份重要的力量。

回憶的點滴是愛的滋養(yǎng)。

旅行最后總有遺憾,小聚的病情容不得拖延,還沒等到演場會開場,她就被媽媽接回醫(yī)院接受手術。手術前,宋一鯉陪著她看演唱會的現(xiàn)場直播,他想讓這孩子感受一下演唱會的震撼,讓她知道很多人愛著她、鼓勵著她,希望她能繼續(xù)陽光生活。只可惜,手術后,小聚在生死邊緣來回幾天,艱難地說了句“媽媽再見”,就再也沒有醒來。

宋一鯉好不容易才明白生命的價值,卻又只能撕心裂肺地望著小聚逝去。淚水迷蒙著他的雙眼,他要求自己要使勁記住小聚那小小的面孔。

悲傷過后,宋一鯉坐在面包車里,余光瞥見了副駕座位下的藥瓶,那個曾裝滿安眠藥的白色塑料瓶子。他終于知道了,是余小聚趁他不注意把安眠藥換成了糖果粒,是他想與車一起沉入湖底,還沒出發(fā)就被小聚叫停。小聚早就知道他想自殺,一直在找機會阻攔。一直以來,不是他在幫小聚實現(xiàn)愿望,而是小聚在救贖自己,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如此,生命中的傷痛,都結成耀眼的傷疤,如夜空中的星星,閃閃發(fā)亮。

“生命的終章,我踏上了一段旅途。開著破爛的面包車,穿越幾十座城市,撕開雨天,潛入他鄉(xiāng),盡頭是天堂”。愿我們都能在苦難中學會堅強,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愿我們都能在無常的歲月里,遇到溫暖的人,收獲真誠的關心,絕望之際,也能重拾面對生活的勇氣;愿我們都能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用愛治愈人間疾苦,用愛重燃希望的火光。(周斌嫻)

標簽:
關聯(liá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