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熱血揮舞時代畫筆 書寫群眾滿意答卷

發(fā)布日期:2025-06-03 15:35 信息來源:區(qū)城管局 瀏覽量:我要糾錯 【字體:  

中央八項規(guī)定是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的“指南針”、自我革命的“手術刀”、干群關系的“催化劑”。作為城市管理工作者,唯有把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融入思想血脈、嵌入行動坐標,以“常打思想免疫針”的清醒、“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氣、“動真碰硬改造”的決心,才能在城市治理的“考場”上交出群眾滿意的答卷。

以學為先,常打思想“免疫針”,筑牢作風建設“壓艙石”。理論清醒是政治堅定的前提,思想“除塵”才能行動“生風”。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不是簡單的“行為規(guī)范”,而是檢驗黨員干部黨性純度的“試金石”。我們要把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作為終身必修課,像“海綿吸水”般汲取精神養(yǎng)分,在深學細悟中校準價值坐標,既要原原本本學“條文”,更要聯(lián)系實際悟“初心”,把自己擺進城市管理的具體場景中,面對占道經(jīng)營整治,是“一罰了之”還是“疏堵結合”?處理背街小巷環(huán)境衛(wèi)生,是“應付檢查”還是“長效管護”?這些具體問題的答案,都藏在中央八項規(guī)定“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里。只有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為民情懷,轉化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績觀,才能在思想深處筑牢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防火墻”,讓優(yōu)良作風成為城市管理工作者的“標配”。

刀刃向內(nèi),勇當問題“解剖刀”,找準作風病灶“靶向點”。自我革命的勇氣,源于對“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清醒認知。城市管理工作面廣量大,直接關系群眾的獲得感,稍有松懈就可能滋生“微腐敗”“軟懶散”等作風問題。我們要以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為“放大鏡”,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來一場“刀刃向己”的作風體檢,查一查有沒有“坐在辦公室定標準”的官僚主義,讓市容管理“溫度”蓋過“硬度”;查一查有沒有“重面子輕里子”的形式主義,讓背街小巷整治“實效”勝過“盆景”;查一查有沒有“蜻蜓點水”的敷衍作風,讓民生項目落地“速度”匹配“熱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的“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我們要把自己置于群眾監(jiān)督的“聚光燈”下,主動到菜市場、老舊小區(qū)、施工現(xiàn)場聽“牢騷話”、找“問題單”,讓每一條意見都成為改進工作的“手術刀”,在“紅臉出汗”中實現(xiàn)“排毒祛病”,真正把城市管理的“痛點”變成作風建設的“靶點”。

實干為要,爭做整改“催化劑”,跑出服務群眾“加速度”。作風建設的成效,最終要體現(xiàn)在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贏得民心上。學習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關鍵,在于把“嚴”的要求轉化為“實”的行動,在城市管理中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我們要以“釘釘子”精神抓整改,對查擺出的問題建立“臺賬式管理、清單化銷號”機制,做到整改一個問題、完善一項制度、固化一種作風,如大力推行“721工作法”(70%服務、20%管理、10%執(zhí)法),讓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建立“網(wǎng)格化巡查、閉環(huán)式處置”機制,讓群眾身邊的“煩心事”變成“暖心事”。同時,要把群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像“繡花”一樣雕琢城市管理細節(jié),從背街小巷的一盞路燈、農(nóng)貿(mào)市場的一塊地磚、共享單車的停放秩序抓起,用“辛苦指數(shù)”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只有讓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才能讓城市管理工作真正成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連心橋”。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闭驹谛碌钠瘘c上,我們要把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作為“必修課”常修常新,以“趕考”的心態(tài)、“應戰(zhàn)”的狀態(tài)、“決勝”的姿態(tài),在城市管理一線錘煉過硬作風、展現(xiàn)擔當作為,讓城市更有顏值、更有秩序、更有溫度,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書寫新時代作風建設的優(yōu)異答卷。(陳緒玖)

標簽:
關聯(lián)信息